在蛋白質研究中,SDS - PAGE(十二烷基硫酸鈉 -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)是分離和分析蛋白質的經典技術,而 CS401--SDS-PAGE 變性蛋白上樣緩沖液作為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性能直接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下面將從產品組成、作用機制、技術特點和應用場景等方面對 CS401 上樣緩沖液進行詳細介紹。
產品組成與特性
CS401--SDS-PAGE 變性蛋白上樣緩沖液主要由 SDS、β - 巰基乙醇、甘油、Tris - HCl(pH6.8)和溴酚藍等成分組成。各成分在蛋白質變性、樣品處理及電泳監測中發揮著的作用。
作用機制
將蛋白質樣品與 CS401 上樣緩沖液混合后,需在高溫(通常為 95 - 100℃)條件下加熱 3 - 5 分鐘。在這一過程中,SDS 迅速與蛋白質結合,使蛋白質分子解聚并帶上負電荷;β - 巰基乙醇切斷二硫鍵,使蛋白質變性為線性分子;甘油增加樣品密度,使其順利沉入加樣孔;Tris - HCl 維持體系的 pH 穩定;溴酚藍均勻分布在樣品中,為電泳監測提供指示。經過處理的樣品,其蛋白質分子在電泳過程中,因僅受分子量大小影響,在聚丙烯酰胺凝膠的分子篩作用下,按照分子量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分離,最終在凝膠上形成清晰、可辨的條帶。
技術優勢
穩定可靠的性能
CS401 上樣緩沖液經過嚴格的質量控制和標準化生產流程,各成分比例精準,保證了產品批次間的穩定性。無論是小規模的實驗室研究,還是大規模的蛋白質組學分析,都能為實驗提供可靠的保障,使不同實驗人員在不同時間的實驗結果具有良好的重復性和可比性。
廣泛的適用性
該上樣緩沖液適用于多種來源和性質的蛋白質樣品,包括動物組織、植物組織、微生物細胞等提取的蛋白質,以及重組表達的蛋白質。同時,兼容不同濃度和類型的蛋白質樣品,無論是低豐度蛋白質的檢測,還是高濃度蛋白質的分離,都能發揮良好的作用,滿足科研人員在不同研究方向和實驗階段的需求。
便捷的操作體驗
CS401 上樣緩沖液采用即用型設計,科研人員無需自行配制各成分,只需按照一定比例將其與蛋白質樣品混合,經過簡單的加熱處理,即可直接上樣進行 SDS - PAGE 電泳。這種便捷的操作方式,不僅節省了實驗時間,還降低了因自行配制緩沖液可能出現的誤差風險,提高了實驗效率。
應用場景
CS401--SDS-PAGE 變性蛋白上樣緩沖液在蛋白質研究的多個領域都有廣泛應用。在蛋白質純度檢測中,可幫助科研人員清晰分辨蛋白質樣品中的雜質,判斷樣品的純度;在蛋白質分子量測定實驗中,通過與標準蛋白質分子量 Marker 對比,準確確定目標蛋白質的分子量;在蛋白質表達水平分析方面,可對不同處理條件下的蛋白質樣品進行分離和比較,直觀反映蛋白質表達量的變化;此外,在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、蛋白質修飾分析等領域,也是的實驗試劑,為深入探索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提供有力支持。